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康复医学院开展了以“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4月3日,康复基础教研室组织教师针对如何落实杜绝“水课”,打造“金课”,以及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的两个议题展开讨论。各位教师积极参与讨论,并结合实际教学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打造“金课”,实现“两性一度
打造“金课”、实现“两性一度”要以问题为导向,要不断挖掘、分析、进而解决问题。结合我医学院校实际,大家分析讨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逻辑性-医学专业知识点多、关联不紧密、记忆困难。因此需要教材选用更加合理,课程设计与安排更加严谨、有序;二是应用性-理论多、案例少、实训模拟性不足。而解决方法在于教学资源的积累和教学设施建设。如图片、视频、病例的积累;标准化病人、VR、AR技术的建设和应用;三是接受性-单向灌输、交流少、课堂气氛不活跃。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如今CBL、PBL、慕课、微课、快课等教学模式不断更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翻转课堂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而如何选择、如何平稳地过度到新的教学模式,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去尝试、去挑战;四是引导性-学生觉得就业压力大、部分人职业取向不明确。作为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在此基础之上,才能立德树人、言传身教。同时也要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课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二、加强内涵建设,调动教师积极性
加强教研室内涵建设。教研室是教师发展的精神家园,是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载体;教研室以及各课程组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基层单位、桥头堡,是教师科学研究的第一阶梯。所以,加强教研室内涵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室作用机制,是提高教师积极性的基础条件。
加强教师思想建设。牢记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荣誉感与责任感,通过提高思想觉悟,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积极性。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院教师多为临床医生兼任,应适当提供外出学习、深造的机会,拓展视野,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科研能力、教学改革能力;其次明确奖励机制,除奖励各级竞赛获奖者外,应加强对教学科研、改革、论文的奖励力度。
讨论中,教研室成员从不同的角度对打造“金课”和调动教师积极性这两个议题发表了看法,提出了建议。通过交流与讨论,教研室统一思想,明确了教研室的工作方向,各位教师将在未来的工作中紧密配合,共同迎接机遇与挑战。
(撰稿人:王淼 审核人:张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