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附属医院召开学习贯彻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2日    文章来源:


11月1日,附属医院召开学习贯彻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座谈会。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科室主任代表、青年医生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邀请国医大师刘柏龄、王烈、全国名中医南征、黄永生、国家名老中医刘铁军等出席会议。大家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孙春兰副总理的讲话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谈体会、话感悟、表决心。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杨永刚主持会议。 

 

 

会上再次集体观看了10月25日新闻联播关于全国中医药大会的报道。国医大师刘柏龄终身教授表示,获得杰出贡献奖,并参加全国中医药大会,感谢党和国家赋予的荣誉,作为中医人感到非常骄傲。他强调,作为中医人,要深刻认识发展中医药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中医药发展的总体思路,坚定中医药自信,真正了解中医,才能更深入的研究中医。要发挥中医药特色,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更好的走向世界。要认真落实中医药传承创新的目标任务。要完善师承教育制度,严格中医药质量监管,不断推进中医药科研技术创新。他现场赋诗,表达了不忘的初心:入党六十载有余,初心不改效杏林,严谨治学育桃李,医教研发誓创新,耄耋不辍手中笔,昌盛中医献终身。 

 

国医大师王烈终身教授表示,参加全国中医药大会很振奋,很激动,今天医院召开的座谈会很有意义,很及时。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推进中医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坚持中西医并重,增强中医药的文化自信,挖掘中医药潜力,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这次大会为我们中医药工作者吹响了更加努力奋斗的号角,要继续发挥余热,为中医药事业不断奋斗。 

 

全国名中医南征终身教授表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要统筹考虑中医药特点、优势和基础条件,完善有利于中医发展的政策体系,积极探索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中医院运行机制,坚持中医院姓“中”,在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推进中西医协同发展。要深化医教协同,激励中医药人才培养,强化中医思维,培养中医高层次人才,将以本次大会作为动力,坚守中医岗位,为中医药事业奋斗终生。 

 

国家名老中医刘铁军终身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的发布,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将发展中医药的意义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中医药加快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正因为医院有了三位国医大师,两位全国名中医和刘冠军老师呕心沥血的传承,才有了今天医院相关科室的卓越发展。我们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之主题教育,深入学习相关指示、批示、意见,打基础,抓落实,从讲政治的高度贯彻落实。 

 

8

附属医院院长丛德毓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全国中医药大会,令人振奋。聆听几位老专家的发言,受益匪浅。全体医护人员要学习老一辈专家对于中医药事业的这份激情,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意见》,深入理解到位、领会到位、把握到位,不断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全体职工要强化责任担当,弘扬中医药核心价值,创新中医药技术方法,要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推动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疗区第一党支部书记、脑病科主任赵德喜表示,传承创新发展好中医药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是党中央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作为中医人,要推动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脑病中心作为国家临床研究基地优势病种学科、国家中医区域诊疗中心、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中心,要深入传承任继学国医大师学术思想,建设经典科室,打造优势病种,形成特色诊疗方案,培养具有中医思维的铁杆中医。 

 

附属医院骨科中心主任齐万里表示,要准确把握中医药发展规律,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改革机制,开放合作,在国医大师刘柏龄的天池伤科理论指导下,传承优秀理法方药,同时结合时代特点,创新治疗方法,坚持中西医并重,走出一条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发展道路,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附院骨科大力发展。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儿童诊疗中心副主任孙丽平表示,这次大会为我们中医药工作者吹响了号角,要有高度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和担当,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儿童健康中的独特作用,聚焦重点病种,优化特色诊疗方案,以专病带动专科建设,专科建设促进学科发展,形成促进整体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提升的联动发展机制。要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促进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中医学术经验的活态传承。 

 

党委组织科主任贾树林表示,《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这是新时代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的现实要求。为此,要加快制定医院章程,以医院章程为统领,健全完善内部管理机制,规范内部管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提高医院运行效率。要落实中办和吉林省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具体要求,推进领导体制调整工作,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强化党委的领导地位,发挥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做到党建与医院改革同步谋划,机构同步设置,人员同步配备,工作同步发展,责任同步落实,党委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讨论决定医院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进一步修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要在2020年基本建立起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基本要求是权责清晰,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监管有力。要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医院发展实际为依托,探索科室目标责任管理新模式。 

 

医疗管理部主任郭家娟表示,《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具体阐明了习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建立健全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同样要筑牢根基,找到医院的优势特色,增强服务人民健康需求的能力,强化核心制度意识,依法执业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医院的管理效能。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立德树人”,医院充满活力生机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更离不开全体员工素质的提高,因此组织建设要常抓不懈,医院的发展也要凝心聚力,以传承为根基,以创新为动力,在工作中增长才干,提升能力。  

 

 

15

中医学院研究生代表徐寒莹在发言中表示,作为一名中医学子,非常关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发展意见》,作为新时代的中医后人,正处于人才培养改革的模式当中,作为学生也不断的从各个方面和渠道中感受到学校对于我们中医思维培养的重视,包括经典的学习、传统文化考试,增设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相关课程,今后将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推动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党委书记杨永刚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学习贯彻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附属医院的重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伟大的中医药事业始于传承,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近年来,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的战略高度,从三个独特作用到五种资源,从伟大宝库到伟大创造,从瑰宝到钥匙,为中医药振兴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论断。全国中医药大会集中体现了五个重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表彰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的重要仪式、孙春兰副总理讲话提出的重要要求、《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的重要文件,这五个重要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定方位、定地位、定要求、定纲领、定调子。他要求,附属医院各级党组织和全院职工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守中医院姓“公”和姓“中”的办院初心和方向,推动长中大附属医院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站排头、树标杆。要深入学习领会,强化问题导向,主动对标对表,既要精耕细作,又要先行先试,打造亮点和高地。要重点强化以中医药为主的办院模式和服务功能;强化探索建立健全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强化传承,推进中医经典、经方和经验传承,推进活态传承;强化临床价值,突出中医优势服务、特色服务,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政策;强化中医思维培养,改革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他号召,全体长中大附院人要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奋发有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助力健康中国、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再谱华章。 

 

 

 

(撰稿人:毕航奇 审核人:杨永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