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出台一系列政策,对博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本科学生学业预警工作、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等作出新的规定。同时,决定于暑期组织骨干教师赴清华大学开展研修活动。
突破职称限定,吸纳青年学者加入博导队伍
近日,学校出台了《长春中医药大学青年学者破格遴选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暂行办法》,旨在鼓励和支持一批具有突出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者加入博导队伍。这项政策,突破了博导的正高级职称限定,面向我校40周岁以下的优秀硕导,重点从师德师风、学术成果质量和创新能力水平等方面,考察青年学者是否具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是否能为博士研究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必要条件。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师的发展昭示着学校的未来和希望。本项政策的出台,对青年学者的成长打开了绿色通道,拓宽了发展空间。吸纳青年学者加入博导队伍,是学校大力推进学科建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积极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吉林省“双高双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撰稿人:赵娜娜 审核人:徐晓红)
学校将于暑期组织骨干教师赴清华大学开展研修活动
学校校长办公会2019年第10次会议审议通过《研究组织教师开展清华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骨干教师发展与创新高级研修班(第三期)事宜》,决定于今年暑期7月23日至29日间组织50名骨干教师赴清华大学进行研修,以培养广大教师的科研素养,规范科研行为,明确科研方向,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这是我校第三次组织骨干教师赴清华大学开展研修。
2018年7月,为推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骨干教师的教学及科研创新能力,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学校开始委托清华大学举办“清华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骨干教师发展与创新高级研修班”,并于当年8月9日至15日举办了第一期,共培训50人,参训人员主要由各教学、科研单位省级以上人才称号获得者、学科带头人、校级及以上教学名师、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教学成果奖获得者组成。今年1月17日至1月23日举办了第二期,共培训53人,参训人员主要由各教学单位45周岁以下教师、科研人员及学生辅导员组成。培训形式均为集中面授,每期60学时,由清华大学资历深、学术科研水平高的专家、学者担任主讲教师。围绕“教师综合素质提升”这一主线,共设置了形势政策、素质提升、教学方法与技能三个类别的14个专题报告。
该项目使参训教师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深受欢迎和好评。
(撰稿人:吴玥 审核人:张余威)
加强学风建设,进行学业预警
学校召开校长办公会2019年第10次会议,讨论通过了《长春中医药大学本科学生学业预警工作实施办法》,旨在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强化对本科学生的学业管理,提高对学生学业的指导性、预见性,更好的促进学校、学生及家长三方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长春中医药大学本科学生学业预警工作实施办法》明确了学业预警类型和具体工作安排等内容,学校每学期对平均学分绩点未达到2.0者、每学期有3科及以上补考且补考不及格者、毕业前一学年仍有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学分未达到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者进行学业预警,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各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通报,警示学业出现问题且有可能无法顺利毕业的学生,督促其努力学习,加强学风建设的防范措施。
(撰稿人:刘晶 审核人:李磊)
出台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管理规定
学校召开校长办公会2019年第10次会议,讨论通过了《长春中医药大学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管理规定》。
网络通识教育课是全校性选修课程,包括在线课程、慕课等。为进一步提高全校性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加强课程管理,《管理规定》明确了课程建设、选修规定、学习及考核办法、学习管理规范等方面内容。
(撰稿人:刘晶 审核人:李磊)
加强学术不端行为监管,完善本科生毕业论文审查制度
学校召开校长办公会2019年第10次会议,讨论通过了《长春中医药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补充规定》,旨在进一步完善本科生毕业论文审查制度,加强学术不端行为监管,规范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建立良好学风。
《补充规定》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参照兄弟院校及综合类高校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规定,在学校原有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管理规定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的补充要求,一是进一步明确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量的限定,杜绝一名指导教师指导多篇论文的情况发生,从而确保论文的质量;二是明确了对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结果的分类判定,明确“优秀毕业论文”和“延期答辩论文”的检测结果标准,进一步加强学术诚信和学风建设。
(撰稿人:刘晶 审核人: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