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焦点新闻 > 正文

焦点新闻

我校承办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大学生道地药材传承研修班(长白山站)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31日    文章来源:药学院


 

7月24-28日,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大学生道地药材传承研修班(长白山站)在我校举办。本次研修班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旨在引导中药学类专业大学生树立中医药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技术自信,扎实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中医药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优秀中药学类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此次研修班历时一周,是第一次面向中药学类专业大学生和专业任课教师开展的研修活动,共有来自全国30所举办中药学类专业的高校的60余名师生参加。    

7月24日上午,研修班开班式在我校致知楼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璐琦院士,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匡海学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周杰副司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红宁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校长宋柏林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唐志书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邱智东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中药处陈榕虎处长,以及长春中医药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教师和在校学生参加开班式,开班式由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李永吉教授主持,天津中医药大学马自成同学代表学员做表态发言。    

 

长春中医药大学校长宋柏林教授致欢迎辞    

宋柏林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吉林省道地药材的发展情况。他说吉林省是中医药大省,天然药物资源丰富,中药材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医药健康产业已成为吉林省支柱产业,希望通过系统培训和实地考察,弘扬中医药文化,引导学生树立中医药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立志为中医药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周杰副司长讲话    

周杰副司长指出,随着“一法一纲要”的颁布实施,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道地药材”是中医临床疗效的保证,中药的种子种苗、田间管理、种植采收加工都有其独特之处,希望大家以此次研修班为契机,认真学习、充分研讨,对传承什么、如何传承进行深入的思考,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匡海学教授讲话     

匡海学教授在讲话中指出,当前道地药材资源发展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发掘道地药材资源,发挥道地药材作用,是中药大健康产业的使命,也是事关“健康中国”的大事。中药学类专业大学生是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青春力量,要树立中医药理论自信、技术自信、文化自信,积极践行“传承有特色、创新有基础、服务有能力”,坚持“中医药思维和现代科学思维并重”,牢牢掌握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要走进崇山峻岭和田间地头,深入科研实验和生产一线,打好坚实基础、练就过硬本领,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开班式由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李永吉教授主持     

开班式后,研修班以“师生共上一堂课”的形式正式开讲。黄璐琦院士做了题为《道地药材的研究》的报告。他围绕“成功有方法”,为大家分析了当前中医药发展的大好形势及中医药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阐明了中医药的现实作用和方位,以及中医药发展的目标及任务,鼓励广大学生要弘扬中医药创新研究的原创思维,注重温故而知新。同时介绍了目前道地药材的研究现状及已经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匡海学教授结合他的科研经历做了题为《中药药性理论的创新及应用》的讲座。他从当前中药药性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出发,基于中药性(气)味科学内涵的新假说,深入浅出的解读了药性(气)是药物通过不同途径,以主要影响机体的能量代谢、物质代谢为特征的、与治疗作用有关或无关的、但均可影响药物疗效发挥或与副作用发生有关的一类生物学效应,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药性(气)具有非线性加合性,中药性味的物质基础是可拆分、可组合的。为广大学员揭开了“中药药性理论的神秘面纱”。    

刘红宁教授做了题为“加速中医药繁荣昌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发展的重要论述”的报告。他从问题出发,通过对中医药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件;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作用;加速推进中医药产业化;加速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全力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等五方面的阐述,让广大学员深刻领会到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广大学员上了一堂精彩的思政课。    

 

黄璐琦院士、匡海学教授、刘红宁教授分别为学员做报告    

自7月24日下午起,学员进行了长白山道地药材种植养殖、采收加工、市场情况的研修学习。全体学员参观了梅花鹿养殖厂,深入了解了被誉为“动物药之首”的鹿茸的采收加工及真伪鉴别方法,以及鹿茸产业的发展现状,同学们在鹿厂工人的指导下尝试了如何使用吹管将鹿麻醉。    

 

研修班学员参观鹿茸加工厂    

 

长春中医药大学姜大成教授讲解鹿茸、林蛙等道地药材    

 

 

长春中医药大学张啸环副教授讲解鹿茸产业知识    

 

学员体验锯茸前对鹿进行吹管麻醉    

学员们实地考察了五味子基地,了解五味子种植技术、田间管理方法及采收加工。在靖宇县万良镇人参交易市场,学员们不仅熟练掌握了人参、五味子、灵芝等药材的传统鉴别方法,同时也了解了目前人参、鹿茸、灵芝、五味子等药材的交易情况。    

 

微信图片_20190725205349

研修班学员实地考察五味子基地    

 

 

微信图片_20190726204932

研修班学员考察万良人参交易市场    

学员们实地考察园参基地,学习人参种植、栽培的基本知识,在园内进行“抬参”的学习及实践操作。在参农示范指导下进行人参整地、点播、移栽等操作,熟悉了人参“籽播”和“移栽”的方法,深刻体会人参栽培的不易。    

 

研修班学员实地考察园参基地    

在林下参种植基地,研修班特别邀请了有三十余年人参采收经验的抬参老把头亲自讲解进山采参的方法及进山禁忌,并举行放山仪式,让学员们亲身感受人参文化的传承。伴着老把头的喊山号子,学员们走进树林深处,观摩老把头“抬棒槌”全过程,深刻感受到了土生土长的长白山抬参人对人参的崇敬、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227e2a289c2ace0c7d0d8e0673d211

研修班学员实地考察林下参种植基地    

研修期间,在班主任齐伟辰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成立了班委会,采用自主管理,每天组织进行小组讨论和专题汇报,交流当天的学习心得体会。同时由长春中医药大学指导老师指导制作了人参腊叶标本,进行了红参、白糖参的炮制,参观了长春中医药大学“杏林青马工程”基地、杨靖宇将军殉国地、中国双阳梅花鹿博物馆、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灵芝种植基地、天麻种植基地,开展了“道地长白”为主题的团建活动,学员们认真总结,热情高涨,畅谈收获和感想,在充实中收获知识与快乐。

7月28日上午,研修班结业式在抚松县举行,全体学员以饱满的精神和对中医药学术传承的时代担当完成全部培训任务,经过小组考核评价,有6名大学生被评为优秀学员。结业式上,学员们汇报了研修期间的心得体会,纷纷表示通过此次研修班对道地药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中医药事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新时代青年重任在肩,必将为中医药传承创新而努力奋斗。    

 

IMG_2512

研修班结业式在抚松县举行    

本次研修班的举办使学员们进一步了解我国中药资源、中药科研的发展以及长白山道地药材的药材形成历史、品质特性、市场现状及开发前景,增强了同学们对长白山道地药材人参、鹿茸、五味子、林蛙等传统“关药”的认知,增强了学员们传承发展中医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当代中药学类专业大学生的专业信念,促进中药学类专业大学生不断丰富学识,提高素养,增长见识,练真本领,不断拓宽思维视野,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研修班学员小组讨论及专题汇报    

 

研修班学员缅怀杨靖宇将军    

 

微信图片_20190725223322

研修班学员参观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   

 

研修班学员参观中国双阳梅花鹿博物馆    

 

研修班学员正在制作人参腊叶标本    

 

研修班学员进行人参炮制加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