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我校 2022 版人才培养方案相比 2017 版有哪些改进?
2022 版人才培养方案,对标一流,以产出为导向,增设“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修读课程”对应矩阵,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与培养要求达成度情况,按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理念推进课程体系建设,优化基础课程教学,加大专业基础、经典课程比例,独立设置实验课程,全面开设专业导论课程,注重中医药经典能力和中医临证思维培养。
近三年,我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逐年提高,2023 年已达到 100%,教授主讲本科课程 201 门,年人均 23 学时。
通过教育部认证专业 3 个,分别是中医学、中药学、临床医学。
辅修学士专业 7 个,分别是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健康服务与管理。
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8 个,分别是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临床医学、市场营销。
我校学生通过学习成绩排名、继承师承方式推荐、退役大学生申请的方式申请转专业。其中学习成绩排名的方式为在校学习第一学年结束、即将进入第二学年修读的学生,完成教学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应修课程,且第一学年总成绩排名在专业前 15%(含)的学生有资格申请转专业;继承师承方式只允许在新生入学时申请。
我校实践教学体系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四部分构成,以实现基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内容涵盖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创新活动等实践教学各环节,管理体制健全,保障体系完善。
获批 5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别是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实训中心、中医学实验教学中心、针灸推拿实训实验中心、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
现有教研室 150 个,覆盖所有专业和课程,全部教师均纳入教研室管理。获评国家级虚拟教研室 1 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3 个。
2019 年学校与韩国大邱韩医大学合作举办生物制药专业本科项目,两校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已招收 5 届 531 名学生,其中 6 人通过学分互认顺利毕业。